慕容辰伫立在金陵城门前,回望着那尚未关闭的城门。晚风吹拂,带来一丝血腥气,他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缰绳。
这一仗打得实在荒唐。
死伤倒是不多,可整个大军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溃散了。众人四散奔逃,生怕自己落在最后。有人奔跑中突然驻足回头,有人一路向南狂奔不止,还有那么几个不知死活的,居然往北冲,说是要去救天子。
“这些蠢货。”慕容辰冷笑一声,目光中闪过一丝讥讽。
这些人怕是活不过今晚了,燕师已经杀红了眼,见人就砍。他们不过是在白白送死罢了。
四周喧嚣声渐起,溃兵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,低声议论着。有人说南海王已经战死,有人说天子被困蓟城,还有人说陇军已经掉头往金陵来了。
慕容辰环视四周,目光最终落在左卫将军孙烨身上。这位将军此刻正在清点兵马,神色凝重。
“陈将军,一路辛苦。”慕容辰策马上前,语气温和。
孙烨抬头看了他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警惕:“上官将军气,就此别过。我带兵另寻去处,将军不必操劳。”
虽然官职比慕容辰高,但孙烨手下兵马已经不足千人。反观慕容辰,不仅带回三千本部,一路上还收拢了四千多溃兵。此消彼长之下,谁强谁弱一目了然。
孙烨匆匆带人离去,生怕多待一刻。他的背影显得有些狼狈,与往日威风凛凛的左卫将军判若两人。
慕容辰眯起眼睛,手指在刀柄上轻轻摩挲。现在动手还太早,会吓坏某些人。比如——
“上官将军,既然入城了......”马车上传来太子慕容琦稚嫩的声音,带着几分不安。
这个十岁的小太子,已经看出了些端倪。一路上,慕容辰对他关怀备至,却派人死死盯着,不准他见任何外人。
“太子莫急,这就护送您入宫。”慕容辰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,眼底却闪过一丝算计。
太子脸色发白,看着四周明晃晃的刀枪,终于不再作声。他虽年幼,却已经明白自己此刻的处境。
“苗将军。”慕容辰转向走来的韩勇,“你手下还有多少人马?”
“四千出头。”韩勇答道,眼中带着几分思索。
“不如你我合兵一处如何?”慕容辰压低声音,“南海王生死未卜,天子又在蓟城。这金陵,也该换个主人了。”
韩勇眼中闪过一丝犹豫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。他看了看四周的溃兵,又看了看城内升起的袅袅炊烟。
“怎么,怕了?”慕容辰脸色一沉,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。
“将军可曾想过刘刚?”韩勇道,“有溃兵说,陇军已经调头往金陵来了。不除掉刘刚,一切都是空谈。”
“这倒是个麻烦。”慕容辰沉吟片刻,眼中精光闪烁,“不过你我合兵万余,再加上城中韩勇、韦昂部,足以一战。刘刚不过区区数千人,何足道哉?只要击败陇军,这金陵还不是任我们揉圆搓扁?”
韩勇若有所思。去年刘刚七万大军压境时,慕容震率腹军屡战屡胜,斩首两万。如今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腹军精锐,未必不能一战。
“至于士气......”慕容辰马鞭一指,“看!”
街道上,士卒们正在砸门抢掠,哭喊声此起彼伏。有人抱着布匹狂奔,有人扛着粮食大笑,还有人在追打躲闪的百姓。
韩勇脸色微变,却也没说什么。没有野心的人,又何必跟着慕容辰趟这趟浑水?
南海王音讯全无,说不定已经死在逃亡路上。即便活着,还能东山再起吗?
不如赌一把。
“走,护送太子入宫。”慕容辰搂着韩勇的肩膀大笑,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神色。
与此同时,太尉府内。
卫忠带着千余甲士赶到时,单妃已经牵着世子在门内等候。她一身素衣,面容憔悴,却依旧保持着贵妇人的优雅。
“外面很乱?”单妃轻声问道。
卫忠全副武装,左弓右刀,背后还插着一柄重剑:“王妃放心,末将自有应对之策。”
王妃轻轻应了一声,带着世子登上马车。她不禁想起两年前第一次见到卫忠。当时有人告发他“阴结少年”,自己阴差阳错放过了他,没想到今日竟成了最后的依仗。
“出发!”
千余甲士列队而行,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街道上。远处东城方向,熊熊烈火已冲破云霄,浓烟滚滚,遮天蔽日。
街道两旁,不时有百姓探头张望。看到这支军容整齐的队伍,有人露出希冀的目光,有人则迅速关上门窗。
卫忠心中五味杂陈。他本想维持金陵的平衡,为本土势力保住这座城市。但慕容辰这些人太过短视,得势便开始抢掠,简直可笑。
“卫司马。”马车中传来单妃的声音,“天国军可有把握击败慕容辰他们?”
“回王妃,慕容辰很谨慎,在各处设下路障,又有大量腹军悍卒。我军新
第八十二章 战后整顿:卫忠的深思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